少女發問

修行者最常問的九大問題(7月份)

以下為小行者 2025年7月6日 在群組中對各類修 […]

以下為小行者 2025年7月6日 在群組中對各類修行問題的回應,已將問題與回應整理如下:


問題一:修行者是否真的能與神明聯手擋住災難?(如日本地震預言)

問:網路上說,有修行者與神明正在努力擋住大災難,這有可能嗎?

答:那不可能。你十條命都不夠換,對面那邊是幾萬條生命。把自己犧牲了都換不了,何況只是持咒。


問題二:持咒是否能改變風水影響?

問:持咒有可能改變所在地方的風水影響嗎?

答:宇宙與因果是平衡的,只要違反這原則,事出反常必有妖。若風水真有影響,那就真的存在。

持咒若有改變,只是改變了「你」,而不是改變了風水本身。例如:你和朋友住進同一房子,風水沒變,但朋友出事你沒事,那是你被加持,不是風水消失了。


問題三:惡念是否會形成靈體?魑魅魍魎如何產生?

問:人的惡念會形成靈體嗎?

答:不會。這幾乎是肯定的。


問題四:地基主是否只限於人類?動物靈是否也可能?

問:朋友買的老房子裡有個空間,朋友說有類似地基主的存在,但不像是人,也有人提到靈體吸取神桌上的陽光。

答:地基主其實就是賴在那地方不走的靈。但很多自稱通靈人的說法不可信。

像「靈體需要你同意哪裡可以活動」、「靈體吸陽光非得在神桌」,這些說法道理就說不通。


問題五:參加短期出家活動是否有功德?是否能祈福迴向?

問:參加七天的短期出家活動是否具有功德?能否迴向?

答:沒有什麼功德,但能訓練定心,是人生體驗。

又回應:「若你對世界沒有幫助,怎會生出功德福報?」


問題六:修行過程中出現「冷漠」、「抽離」的心態,是否代表境界升高?

問:有段時間心靜如止水,看到至親哭鬧也心無波瀾,感覺就像靈魂往身體內縮,像第三者旁觀,這是修行進展,還是入魔的徵兆?

答:若沒有情緒,就不會流淚。綠度母是觀音菩薩的眼淚所化,這就證明了佛也有情緒,只是他穩定。我們有情緒,但是被情緒帶著走,會煩惱、痛苦,甚至想死。

所以只要是生命,就必有情緒,無論是人、靈還是神。但誰是主人,才是重點。

真正的修行,不是「情感冷卻」,而是「情緒穩定」。能感受,卻不被吞噬;能慈悲,卻不亂了分寸。抽離若讓人無法靠近你,那可能不是清淨,而是壓抑或逃避的保護殼。修行不是讓你變得無情,而是讓你有力量承載自己的情緒,也接住他人的需要。

沒有不好的情緒,只有管理不好的情緒。有關這問題的更多詮釋,可見此文《沒有不好的情緒,只有管理不好的情緒|從修行的平靜談起》


問題七:是否每尊本尊皆有心咒?心咒是與本尊連結的鑰匙嗎?

問:每尊佛、菩薩、護法都有心咒嗎?

答:理論上都有,但你不一定找得到,因為地球上的佛經只是滄海一粟。

延伸說明:

佛菩薩成佛後,自訂一段祈禱文,願意只要眾生用那句話呼喚,就會來幫助。後來語言變了,原本的祈禱文變成神祕的咒語流傳。

所以持咒是請求佛菩薩幫忙,是感召「他力」,不是「自力」的功德產生。


問題八:如何看待毒親與原生家庭?

問:若父母酗酒、賭博,造成身心創傷,但畢竟養大了孩子,應如何看待這類家庭與成長因素?

答:遠離。

延伸說明:你若有能力幫忙,就盡人事,但不必太多牽扯。


問題九:唸經、做瑜伽時雜念特別多,怎麼辦?

答:可參考密教噶舉派大手印法的四種方法:

  1. 心繫一物法: 以一念制萬念,如專注數息、觀佛、持咒,使雜念無機可乘。
  2. 斷念法(切念法): 念起即斷,反覆訓練,如慧劍斬念,養成即時覺察的力量。
  3. 隨念法(縱念法): 任其自然,來去不留,不干涉不牽掛。
  4. 走馬看花法: 念頭來時,觀而不取,像看風景一樣不執著,不與念頭合一。

關鍵不是壓抑雜念,而是選擇用什麼心法與它共處。若越壓越煩,可改用「走馬看花法」,讓念頭流過不留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