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特別推薦土地公法門?土地公如何賜予福報?
- 土地公如果要快速相應,修身養性保持孝道做善事比較快。
- 要跟在菩薩身邊修行至少要跟菩薩相應,這個門檻已經高到不行了,大部分把你放到天界已經很感恩戴德了。
- 土地公給你機會,當然這種有沒有把握住就看自己了,如果不該是你的,是給不了你的,所以你有領悟到那就是你的,沒有領悟到就不是你的。
- 福報的來源只有兩個,第一種那就是你自己的福報,只是土地公稍微往前挪給你,讓你先有好日子,可以在未來做更多福報。
- 第二種是土地公把自己的福分給你一些,這個是相應之後才有可能的。
- 怎麼可能給呢,這情況就這樣你請朋友吃飯,你買包包給你喜歡的人,它不是憑空出現,而是從你的口袋到另一個人,口袋你口袋夠這種小東西你還是願意犧牲的。
- 所以為什麼我都推薦土地法門呢,因為你們如果要跟土地公相應,可能還比跟佛相應簡單,你要跟佛相應就要有佛的心,也就是要修菩薩道,如果一心要走修道路的,我覺得可以嘗試。
- 按照人性來看,我覺得多數人甚至在職場或社會都有各種恩怨,心中都有不平,你要跟佛相應有點在做夢。
修行最速相應法門和修法規劃: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本尊、護法和結緣經咒?
- 選一門本尊配套,心咒必須108遍以上,其剩下的隨你喜歡選擇。
- 觀音本尊法門:六字大明咒、大悲咒、心經或心咒。
- 地藏本尊法門:地藏心咒、滅定業真言、地藏經。
- 淨土本尊法門:阿彌陀佛心咒、阿彌陀佛聖號、無量壽經或阿彌陀經。
- 藥師本尊法門:藥師心咒、藥師經。
- 以上是常見的,請按照脾性相符度和喜愛度選擇。
- 護法法門:不動明王、穢跡金剛、大威德金剛、金剛薩埵、伽藍尊者、韋馱菩薩,敏感體質者,打坐入定者必修。
- 善道法門:土地公心咒,行善助人者,想改善生活者,心寬無怨恨者修持感應比本尊迅速。
- 常見結緣本尊或結緣經咒(自由選擇):阿彌陀佛心咒、觀音菩薩心咒、地藏菩薩心咒、藥師佛心咒、准提菩薩心咒、土地公真言、大悲咒、滅定業真言、七佛滅罪真言、佛頂尊勝心真言、心經、百字明咒、往生淨土神咒。
- 修法原則:
- 每天108遍的主修咒語最多三個,本尊108x、護法108x、自選108x建議土地真言。
- 其餘則結緣持誦,按喜好或輔修程度自定3遍、7遍、14遍、21遍。
- 主修咒結束後,觀想本尊與你合一,自己變成本尊樣子,然後入定,常見初期是5到15分鐘,看情況維持或加長。
- 以上是最速相應配套,請使用完善過的儀軌,不依道場簡單法本。
- 什麼都要修的人不適合本方案,如果你還有多餘的時間並不是去加念更多咒語,而是把本尊心咒多念幾圈,加長打坐。
修行相應的內外徵兆:判斷自己是否與本尊相應?
想請問路大,修行到相應,是自己內在會知道,還有外在的感應呢,修到看到或聽到本尊。
不一定聽到看到,當你感覺到這個主尊的心性行為對你來說沒難度,同時打坐時都可以感覺到本尊就差不多了,至於感應當然會有,但因為它不是百分百,所以就不列入必備條件。
- 例如,你是修土地公,你發現到成為一個大善人,這輩子做事問心無愧對你來說非常簡單,那麼你就差不多相應了。
- 你修阿彌陀佛,他發現到連我都做不到,就表示你還沒有與佛相應,這個是我的標準。
- 但是密教藏傳的標準會稍微低一點,他們認為只要修到本尊認同你就算相應,這兩種標準是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
- 我的標準是你至少會成為這個本尊分靈,藏傳的標準是你會得到本尊認同和感應,這兩種其實都可以稱為相應,我個人把他稱為大相應和小相應。
要跟菩薩相應至少要敢分擔該菩的大願嗎。
你不可能一樣,一樣的話你就已經是菩薩了,但你至少要有那個精神和願力,你有那份心並且努力不懈,至少你會達到初步小相應,起碼往生的時候本尊會來接你。
你想像成你是本尊分身,在行走這個世界。
為什麼我說很多神壇的乩身很有問題,因為至少要相應神明才有可能接觸你,8+9可以通關嗎,還有你看到的乩身,修本尊相應的一個訣竅就是,日常生活中把自己當做本尊一樣的面對。
你已經被別人誤導了,神明不會化身在你身上,你把自己當做本主尊是因為你要學習他,而不是因為他會在。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相應?普通人如何理解無形之事?
要怎麼知道有相應了。
凡人不知靈界事,只能從各種徵兆來判斷是否符合,你只要想想你像不像土地公的品德,還有生活是否比以前好很多,這是其中兩個徵象,但足夠掃掉一群人了。
- 相應之後祂一定每次都在,自不必問,相應之前,祂肯定不會都在,所以也不用問,學習怎麼為善人間,當你對自己的心性功德很篤定可以入天道時,大概就是相應了。
- 麻瓜看不到要怎麼知道有沒有相應:一般我們不會嘗試去知道無形的東西,而且麻瓜才好專心生活,很多以為看到的都被騙了而沾沾自喜。
- 可以把“相應”形容成武俠世界的“練功達到大成”,所以還沒相應的人去唸經,然後就以為神明一定會來幫他,那真的在做夢,但偶爾你還是可以感動到神明的,這叫感應。
- 對,因為你的心性接近菩薩,即使無心也很容易與菩薩相應,關鍵點就是,你到底像不像“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