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本尊法觀想圖法相

觀世音菩薩本尊法與不動明王修法儀軌

《觀世音菩薩本尊法儀軌》簡本融合觀音菩薩慈悲與不動明王威德,刪繁就簡、重點明確。以持咒、合一觀與入定為核心,引導行者清淨身心、穩固心性,逐步達成與本尊相應之境。

儀軌法本說明與實修重點

這是一份融合了觀世音菩薩本尊法不動明王法門的修法儀軌。
當中有「先淨化,再本尊合一」的殊勝觀想步驟融入其中,確保修持能穩固且高效地達成相應。

本儀軌法以觀世音菩薩為本尊法,並非不動明王本尊法。因為護法是憤怒尊,不成為本尊。
同時也不是完整的不動明王金剛法,因為那是需要兩者合一觀想。
但此版本已十分殊勝,嫓美許多流傳法本。


為何是簡本?

這是觀音菩薩與不動明王本尊法儀軌簡本。什麼是「簡本」?

所謂簡本,就是從完整儀軌中擷取核心精華、刪去繁瑣步驟,讓修行者能以最少步驟達成穩定相應。
簡本的特色是:

  • 觀想簡化:不依賴強大的觀想力,任何人都能完成。
  • 重點突出:保留修法關鍵——清淨、持咒、合一、入定。
  • 容易上手:適合初修者或每日修持的穩定練習版本。

簡本容易上手、持久,少了複雜觀想更易投入,並不影響本尊到來,若本尊到來,你觀想的過程也不那麼重要了。最重要的還是最後入定前的本尊合一觀。
正本包含更複雜的讚頌與觀想,例如:讚頌、禱文、月輪咒字雙尊合一等,比較複雜,適合在修行投入時間較長的人。缺點就是,若您因此而分心或影響入神狀態,反而更不好。因為修行不是看你的修法步驟,而是修法時是否能「定」。

相應的三大核心關鍵

相應的關鍵不在觀想的複雜,而在心的專注與清淨。若能把以下三點練熟,即能一路修到本尊相應:

  1. 持咒的專注 —— 心不散亂,聲音清淨。
  2. 本尊合一觀的融入 —— 身心與本尊一體。
  3. 入定的穩定深度 —— 超越妄念,歸於明覺。

(正本雖含更高層的密觀,但此簡本已足以媲美佛教界諸多法本。請先將此法練熟,待時機成熟,自然能轉入更深的觀想修持。)


一、前行:淨化、恭請與結界

修法應以至誠恭敬之心開始,這是與聖眾建立連結的基礎。

1. 淨三業與安土地

(合掌觀想身、口、意三業清淨,隔離凡夫習性,以示恭敬。)

誦:

  • 南無淨口業真言 ×3
  • 南無淨身業真言 ×3
  • 南無淨意真言 ×3

再誦 安土地真言 ×7,恭請福德正神降臨護持修法場地。

福德正神為最接近人間的善神,能守護修法之安定。


2. 奉請聖眾

(合掌觀想聖眾緩緩從虛空降臨。本尊為觀世音菩薩,護法為不動明王。)

一心奉請:

  • 南摩觀世音菩薩
  • 南摩不動明王
  • 南摩福德正神

並祈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護法金剛神眾護持修法。


3. 禮佛三拜

每一拜皆具深意:

  1. 淨化三業,清淨身心。
  2. 感恩有情,普濟眾生。
  3. 增長智慧,廣大慈悲。

4. 供養與護身結界

(即使無供品,也以清淨身口意供養聖眾,並觀想護身結界。)

不動明王心咒 ×7

南無三曼多伐日羅赧憾

觀想不動明王之力形成堅固火焰結界,護持修法場域。


二、正行:懺悔、持咒與清淨合一觀

此階段是本尊法門核心,透過持咒與觀想達成心性融合。

5. 誠心懺悔

誦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靜心反思:今日我有哪些需修正之處?


6. 持心咒108遍

持誦本尊心咒是與本尊相應的關鍵。

  • 觀音心咒:嗡嘛呢叭咪吽 ×108
  • 不動明王心咒:南無三曼多伐日羅赧憾 ×108
觀世音菩薩本尊法觀想圖,觀世音菩薩在空中

7. 觀想加持:雙光淨化與排除病氣

觀想觀音菩薩放白光不動明王放火光,共同照耀行者。

  • 白光淨化、火光降伏。
  • 所有黑業、病氣、貪瞋癡皆化為煙霧散去。
  • 加持結界水,使水中透發白光與火光,可作驅邪、飲用或灑淨之用。

8. 本尊合一觀與入定

觀想觀音菩薩自頂輪進入中脈,與您身心合為一體。

您就是本尊,本尊就是您。

從凡夫心轉為菩薩心,以慈悲與智慧看待萬事。
靜心入定,不觀幻相、不執感應,唯以本尊心觀一切。


三、後行:圓滿、迴向與感恩

9. 出定與補闕圓滿

觀想本尊從頂輪升回虛空。
持誦 百字明咒 ×3,補足修法中之疏漏與不專。


10. 迴向與祈禱

誦迴向文:

以此功德力,救度眾生苦。
與諸菩薩行,同修淨土路。
智慧日增長,煩惱盡根除。

祈請觀音菩薩、不動明王、福德正神及護法諸神,
護佑弟子平安、事業安穩、家庭和樂、諸事吉祥。


11. 許願與感謝

誠心許願(家庭、事業、健康等),並感謝所有聖眾護佑。
觀想聖眾收攝神光,修法圓滿。


四、小行者的修行叮嚀

1. 心性才是相應的基礎

儀軌只是助緣,心性與德行才決定修心成敗。
行善、問心無愧,心性自然接近觀音菩薩。

2. 生活即是修行的考場

修行不在花多少時間,而在生活中是否展現慈悲與智慧。
家人歡笑即是最好的功課。

3. 不執著於感應

若入定中出現幻相、聲音、舒服感,請不理、不分、不喜、不憂
這是破除心魔的口訣。
不理舒服感這點,不要誤以為應苦行或逃避享樂。出現舒服與喜悅感,可享受、可體驗,但是不要眷戀上癮。

4. 護法是修行的保險

不動明王為護法主神,護您破除障礙與外魔干擾,讓您修法時免除外魔干擾,其剩心魔需要面對,自然障礙少一半。

觀世音菩薩的傳記影片

你一定要足夠了解觀音菩薩,越了解本尊,也是越容易相應的秘訣,而看完觀世音菩薩的所有故事與來歷。讀書看經辛苦,但追劇不辛苦吧,所以以下介紹你幾部觀世音菩薩的電視劇影片。

如果你喜歡觀音菩薩,那一定要看《觀音菩薩傳》這部電視劇了。有25 集,慢慢欣賞觀音菩薩的慈悲。

還有這個2023年的《觀世音菩薩傳奇》,不可放過。
這只是第一集,你們後面自己去追喔, 共20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