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神與外靈的陷阱,如何分辨神明:把握37個原則

識別真正的神明並非易事,避免被誤導很重要。本文探討神明的特質與互動原則,幫助您辨別真假。

很多人容易信錯,把外靈當作神,尤其許多宮廟、靈山派、靈媒存在問題,卻常被人誤信。為了幫助大家避免走偏,這裡科普一些關於神明的認識。只要遇到與這些原則有違的情況,大家就應該提高警惕,以免被外靈或假神迷惑。


神明的特質和認識

  1. 神明的品格一定比人高操
    神明的德行遠超凡人,不會參與低劣行為或存有私心,更不會以人性的弱點為手段。
  2. 若他會生氣,那不是神明,神明脾氣不會比凡人還差
    神明以溫和、慈悲為本,若某靈體輕易因小事動怒,那就不可能是真正的神明。
  3. 神明不會比人還閒空
    神明有自己的使命和修行,不會沒事無故跟著人或頻繁干涉生活中的瑣事。
  4. 神明不會強迫人修行
    神明只會引導人自發修行,從不會以威脅或強迫的方式干預人的自由意志。
  5. 神明不會害人或威脅人
    假如某靈體用恐嚇或傷害的方式接近,那必然不是神明,而是低靈冒充。
  6. 神明不會說反經典的話
    神明或許會補充經典中未提的部分,但絕不會否定經典的核心教義。
  7. 神明不會長期跟隨普通人。
    神明的陪伴多基於特定的緣分或修行需求,不會長期跟隨。
  8. 神明的行動符合因果及宇宙法則
    他們尊重因果規律,從不聲稱能任意改變因果或自然規律。


神明與信徒的互動

  1. 神明只接近磁場相近之人
    神明只會接近那些與祂們頻率一致、品德相近的人,否則即便呼喚也無法感應。
  2. 人的品德與神明越相近,越可能相應
    若一個人品德高尚,更容易吸引神明靠近,獲得祂們的幫助。
  3. 神明的影響依賴信徒的德行
    神明的幫助有條件,取決於信徒自身的品德和行為,無德之人難以獲得長期支持。
  4. 神明注重修行人的心性,非表面行為
    單靠形式化的祭拜或儀式,難以吸引神明,祂們看重的是人的內心和實際行動。
  5. 神明做事不求回報,重在願力
    若祂需要回報,那就不是真正的神明,因為神明的胸襟應該超越凡人,怎會不如人間的善心付出者?
  6. 神明不會因錯誤而施懲罰
    神明理解人性中的不足,不會因人犯錯就懲罰,而是希望人改正並自我提升。
  7. 神明的影響應是正向的
    神明的出現應該幫助人解決困難,帶來內心的平靜,而非讓人更加困惑或壓力重重。
  8. 神明不一定會通過擲筊與你對話。
    即使你再用心,神明也未必通過擲筊回應你。只有以疏文方式傳達心意,才能確保送達,但祂不一定理你。
  9. 神明的能力只會比人更強大。
    神明的力量遠超凡人百倍,若有人能與神明平起平坐甚至指使做事,必然外靈。


不是你看不到的東西自稱,就是神明

  1. 廟宇只是建築物,不等於神明一定在那
    廟宇的存在與否不代表神明一定駐足,神明的在與不在,取決於磁場與緣分。
  2. 低靈假扮時可能顯現短暫感應,但無長期價值
    假神或低靈通常只能帶來短暫的靈異現象,無法真正改變生活或帶來智慧。
  3. 正神常能讓人內心平靜
    與正神接觸後,內心應該更安定,而非變得更焦躁或混亂。
  4. 若你會感覺到恐懼或害怕,那不是神明,神明是溫和的
    神明的存在應讓人感受到安心與穩定,若某靈體帶來恐懼,那極可能是假靈。
  5. 判斷需要用經典與理性思考做參考
    若某靈體的言行違背經典核心理念,則極可能是假神或低靈冒充。
  6. 神明的能力不會隨意展示
    真正的神明不會刻意炫耀或輕易展示神通,而是用智慧感動人心。
  7. 神明不會熱衷炫耀神力
    他們不需要以展示能力來證明自己,而是以行動與智慧讓人相信。
  8. 神明的指導是啟發式而非命令式
    神明更像老師,透過啟發引導人學習,而非直接以命令讓人遵從。
  9. 神明從不貶低其他信仰
    真正的神明尊重所有信仰,不會以貶低其他宗教來提升自己的地位。


神明的教化與啟發

  1. 神明不會干涉每一件小事
    神明尊重因果規律,只有在重大事件或關鍵時刻才會出現干預。
  2. 神明不會對任何事物執著
    他們已經超越執著,不會表現出強烈的佔有欲或情緒化行為。
  3. 神明會勸善而非增嗔
    若神明默許你慣有的貪婪或易怒,也不勸止,那極可能是假神。
  4. 神明從不以身份自居,靠德行被尊重
    神明以德行獲得尊重,不會用身份壓迫信徒,也不會刻意要求崇拜。
  5. 神明不過度依賴靈媒傳意
    真正的神明注重修行者的悟性與體悟,而非頻繁通過靈媒傳遞信息。
  6. 神明會勸導人以和善
    祂們教導信徒追求和平,避免挑起紛爭或製造傷害,好勇鬥狠的必為邪。
  7. 神明的言行一致,富有智慧
    神明說的話應條理清晰,行為也應一致,能啟發人心而不自相矛盾。
  8. 神明的影響應該帶來智慧與正念
    神明的教化應增長智慧,幫助人更加理性地面對人生挑戰。
  9. 神明的出現能讓人內心穩定
    若神明的幫助只讓人感到壓迫或恐懼,那極可能是假靈冒充。
  10. 真正的神明帶你修行,你只會越過越好。
    神明的指引應該讓人感受到生活的進步與內在平靜,若接觸後煩惱增多,必然有問題。
  11. 神明的教導應該持久有效
    神明的指引應幫助人長期改變,而非一時熱鬧的靈異經驗。

在民間大多數人對待神明的態度幾乎是表面尊敬神明,實則讓神明做的比凡人還不如的事,例如無償保鏢,跑腿,免費家教等等,然後冠以神明義務的帽子。現實上並不是你冠一個高帽子別人就會做事情,這已經把神明智商看得比人還低。

以上這些就是對神明認識的幾個原則,當然還有更多可以慢慢補充。希望大家能把重心放在生活上,踏實過好每一天,而不是整天神神鬼鬼的。神明通常不會特意干涉我們的日常,太過熱衷接觸靈異現象的,反而可能吸引外靈,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