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止觀 – 整理彩版原文(2)

□ 調和第四 □ 夫行者初學坐禪,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應當先發大誓願,度脫一切眾生,願求無上佛道,其心堅固,猶如金剛,精進勇猛,不惜身命,若成就一切佛法,終不退轉。然後坐中思維一切諸法真實之相。所謂善、不善、無記法,內外根塵妄識一切有漏煩惱法,三界有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經云:“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若知心無性,則諸法不實。”心無染著,則一切生死業行止息。作是觀已,乃應如次起行修習也。 ...

□ 調和第四 □

夫行者初學坐禪,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應當先發大誓願,度脫一切眾生,願求無上佛道,其心堅固,猶如金剛,精進勇猛,不惜身命,若成就一切佛法,終不退轉。然後坐中思維一切諸法真實之相。所謂善、不善、無記法,內外根塵妄識一切有漏煩惱法,三界有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經云:“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若知心無性,則諸法不實。”心無染著,則一切生死業行止息。作是觀已,乃應如次起行修習也。

云何名調和?今借近譬,以況斯法。如世間陶師,欲造眾器,須先善巧調泥,令使不疆不懦,然後可就輪繩;亦如彈琴,前應調弦,令寬即得所,方可入弄,出諸妙曲。行者修心,亦複如是,善調五事,必使和適,則三昧易生;有所不調,多諸妨難,善根難發。

一、調食者。夫食之為本,本欲資身進道。食若過飽,則氣急心滿,百脈不通,令心閉塞,坐念不安;若食過少,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

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穢觸之物,令人心識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則動宿病,使四大違反。此為修定之初,須深慎也。故經云:“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常樂在空閒,心靜樂精進,是名諸佛教。”

二、調睡眠者。夫眠是無明惑覆,不可縱之。若其眠寐過多,非唯廢修聖法,亦複喪失功夫,而能令心暗昧,善根沉沒。當覺悟無常,調伏睡眠,令神氣清白,念心明淨,如是乃是可淒心聖境,三昧現前。故經云:“初夜後夜,亦勿有廢,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三、調身。四、調息。五、調心。此三應合用,不得別說;但有初中後方法不同,是則入住出相有異也。

夫初欲入禪調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調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進止,動靜運為,悉須詳審。若所作粗獷,則氣息隨粗,以氣粗故,則心散難錄,兼複坐時煩憒,心不恬怡。身雖在定外,亦須用意逆作方便。後入禪時,須善安身得所。

初至繩床,即須先安坐處,每令安穩,久久無妨。

次當正腳。若半跏坐,以左腳置右腳上,牽來近身,令左腳指與右◆(左“月”,右上“比”右下“土”)齊,右腳指與左◆(左“月”,右上“比”右下“土”)齊。若欲全跏,即正右腳置左腳上。

次解寬衣帶周正,不令坐時脫落。次當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對,頓置左腳上,牽來近身,當心而安。

次當正身,先當挺動其身,並諸支節,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異如是已則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聳。

次正頭頸,令鼻與臍相對,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

次當口吐濁氣。吐氣之法,開口放氣,不可令粗急,以之綿綿,恣氣而出,想身分中百脈不通處,放息隨氣氣而出。閉口,鼻納清氣。如是至三。若身息調和,但一亦足。次當閉口,唇齒才相拄著,舌向上齶。

次當閉眼,才令斷外光而已。當端身正坐,猶如奠石,無得身首四肢切爾搖動。是為初入禪定調身之法。舉要言之,不寬不急,是身調相。

四、初入禪調息法者:

息有四種相:

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三為不調相,後一為調相。

云何為風相?坐時則鼻中出入覺有聲,是風也。

云何喘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也。

云何氣相?坐時息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也。

云何息相?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穩,情抱悅豫,此是息相也。

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則定。坐時有風喘氣三相,是名不調,而用心者,複為心患,心亦難定。

若欲調之,當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寬放身體,三者想氣遍毛孔出入,通同無障。若細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調則眾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時調息方法。舉要言之,不澀不滑,是調息相也。

五、初入定時調心者:

有三意:一入、二住、三出。

初入有二義:一者調伏亂想,不令越逸,二者當令沈浮寬急得所。

何等為沉相?若坐時心中昏暗,無所記錄,頭好低垂,是為沈相。爾時當繫念鼻端,令心住緣中,無分散意,此可治沈。何等為浮相?若坐時心好飄動,身亦不安,念外異緣,此是浮相。此時宜安心向下,繫緣臍中,制諸亂念,心即定住,則心易安靜。舉要言之,不沈不浮,是心調相。

其定心亦有寬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攝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當寬放其心,想氣皆流下,患自差矣。若心寬病相者,覺心志散慢,身好逶迤,或口中涎流,或時暗晦。爾時應當斂身急念,令心住緣中,身體相持,以此為治。心有澀滑之相,推之可知,是為初入定調心方法。

夫人本是從粗入細,是身既為粗,息居其中,心最為細靜。調粗就細,令心安靜,此則入定初方便也,是名初入定時調三事也。

二住坐中調三事者:

行人當於一坐之時,隨時長短,十二時,或經一時,或至二三時,攝心用念。是中應須善識身息心三事調不調相。若坐時向雖調身竟,其身或寬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覺已隨正,令其安隱,中無寬急,平直正住。

複次一坐之中,身雖調和,而氣不調和。不調和相者,如上所說,或風、或喘、或複氣急,身中脹滿,當用前法隨而治之,每令息道綿綿,如有如無。

次一坐中,身息雖調,而心或沈浮寬急不定,爾時若覺,當用前法調令中適。此三事的無前後,隨不調者而調適之,令一坐中,身息及心三事調適,無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則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克。

三、出時調三事者:

行人若坐禪將竟,欲出定時,應前放心異緣,開口放氣,想從百脈隨意而散,然後微微動身,次動肩膊及手頭頸,次動二足,悉令柔軟,次以手遍摩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掩兩眼,然後開之。待身熱稍歇,方可隨意出入。若不爾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頓促,則細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頭痛,百骨節疆,猶如風勞,於後坐中煩燥不安。

是故心欲出定,每須在意。此為出定調身息心方法。以從細出粗故,是名善入住出。如偈說:“進止有次第,粗細不相違,譬如善調馬,欲往而欲去。”

法華經云:“此大眾諸菩薩等,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住出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

方便行第五

夫修止觀,須具方便法門,有其五法:

一者欲。

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故。亦名為志,亦名為願,亦名為好,亦名為樂。是人志願好樂一切諸深法門故,故名為欲。如佛言:“一切善法,欲為其本。”

二者精進。

堅持禁戒,棄於五蓋,初夜後夜,專精不費,譬如鑽火為熱,終不休息,是名精進善道法。

三者念。

念世間為欺誑可賤,念禪定為尊重可貴,若得禪定,即能具足,發諸無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是為可貴。故名為念。

四者巧慧。

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得失輕重。所以者何?世間之樂,樂少苦多,虛誑不實,是失是輕;禪定智慧之樂,無漏無為,寂然閑曠,永離生死,與苦長別,是得是重。如是分別,故名巧慧。

五者一心分明。

明見世間可患可惡,善識定慧功德可尊可貴,爾時應當一心決定,修行止觀。心如金剛,天魔外道不能沮壞,設使空無所獲,終不回易,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須知道通塞之相,然後決定一心涉路而進,故說巧慧一心。經云:“非智不禪,非禪不智”義在此也。

正修行第六

修止觀者有二種:一者於坐中修,二者歷緣對境修。

一於坐中修止觀者:於四威儀中亦乃皆得,然學道者坐為勝,故先約坐以明止觀。略出五意不同:

一、對治初心麤亂修止觀。

所謂行者初作禪時,心麤亂故,應當修止觀以除破之。止若不破,即應修觀。故云對破初心麤亂修止觀。今明修止觀有二意:

一者修止,止有三種:

一者繫緣守境止。

所謂繫心鼻端、臍間等處,令心不散。故經云:『繫心不放逸,亦如猿著鎖。』

二者制心止。

所謂隨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馳散。故經云:『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止心。』此二種皆是事相,不須分別。

三者體真止。

所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之皆從因緣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若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名為止。如經中說云:『一切諸法中,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行者於初坐禪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念念不住,雖用如上體真止,而妄念不息,當反觀所起之心,過去已滅,現在不住,未來未至,三際窮之,了不可得。不可得法,則無有心。若無有心,則一切法皆無。行者雖觀心不著,皆無所有,而非無剎那任運覺知念起。又觀此心念以內有六根,外有六塵。根塵相對,故有識生;根塵未對,識本無生。觀生如是,觀滅亦然,生滅名字,但是假立。生滅心滅,寂滅現前,了無所得,是所謂涅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起信論云:『若心馳散,即當攝來往於正念。是正念者,當之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謂初心修學,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發狂。如學射法,久習方中矣。

二者修觀有二種:

一者對治觀。

如不淨觀,對治貪欲。慈心觀,對治瞋恚。界分別觀,對治著我。數息觀,對治多尋思等,此不分別也。

二者正觀。

觀諸法無相,並是因緣所生,因緣無性,即是實相。先了所觀之境一切皆空,能觀之心自然不起。前後之文,多談此理,請自詳之。如經偈中說:『諸法不牢固,常在於念中,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

二、對治心沈浮病修止觀。

行者於坐禪時,其心闇塞無記瞪瞢,或時多睡,爾時應當修觀照了。若於坐中,其心浮動,輕躁不安,爾時應當修止止之。是則略說對治心沈浮病修止觀相。但須善識藥病相對用之,一一不得於對治有乖僻之失。

三、隨便宜修止觀。

行者於坐禪時,雖為對治心沈,故修於觀照,而心不明淨,亦無法利,爾時當試修止止之。若於止時,即覺身心安靜,當知宜止,即應用止安心。若於坐禪時,雖為對治心浮動故修止,而心不住,亦無法利,當試修觀。若於觀中,即覺心神明淨,寂然安隱,當知宜觀,即當用觀安心。是則略說隨便宜修止觀相。但須善約便宜修之,則心神安隱,煩惱患息,證諸法門也。

四、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

所謂行者先用止觀對破麤亂,亂心既息,即得入定,定心細故,覺身空寂,受於快樂;或利便心發,能以細心取於偏邪之理。若不知定心止息虛誑,必生貪著。若生貪著,執以為實;若之虛誑不實,即愛見二煩惱不起,是為修止。雖復修止,若心猶著愛見,結業不息,爾時應當修觀,觀於定中細心。若不見定中細心,即不執著定見。若不執著定見,則愛見煩惱業悉皆摧滅,是名修觀。此則略說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相。分別止觀方法。並同於前,但以破定見微細之失為異也。

五、為均齊定慧修止觀。

行者於坐禪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觀,而入禪定,雖得入定,而無慧觀,是為癡定,不能斷結。或觀慧微少,即不能發起真慧,斷諸結使,發諸法門。爾時應當修觀破析,則定慧均等,能斷結使,證諸法門。行者於坐禪時應修觀故,而心豁然開悟,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心則動散,如風中燈,照物不了,不能出離生死。爾時應當復修於止,以修止故,則得定心,如密室中燈,即能破暗,照物分明,是則說均齊定慧二法修止觀也。

行者若能如是於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番修止觀意,取捨不失其宜,當知是人善修佛法,能善修故,必於一生不空過也。復次第二明歷緣對境修止觀者:端身常坐,乃為入道之勝要,而有累之身,必涉世緣,若隨緣對境而不修習止觀,是則修心有間絕,結業觸處而起,豈得疾與佛法相應。若於一切時中常修定慧方便,當知是人必能通達一切佛法。

云何名歷緣修止觀?所言緣者,謂六種緣:一行、二住、三坐、四臥、五作作、六言語。

云何明對境修止觀?所言境者,謂六塵境:一眼對色、二耳對聲、三鼻對香、四舌對味、五身對觸、六意對法。

行者約此十二事中修止觀故,名為歷緣對境修止觀也。

一、行者。

若於行時,應做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行?為煩惱所使,及不善無記事行,即不應行;若非煩惱所使,為善利益如法事,即應行。』

云何行中修止?

若於行時,即知因於行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是名修止。

云何行中修觀?

應做是念:『由心動身,故有進趣,名之為行。因此行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行心,不見相貌,當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二、住者。

若於住時,應做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住?若為諸煩惱及不善無記事住,即不應住;若為善利益事,即應住。』

云何住中修止?

若於住時,即知因於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是名修止。

云何住中修觀?

應做是念,由心駐身,故名為住,因此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則當反觀住心,不見相貌,當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三、坐者。

若於坐時,應做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坐?若為諸煩惱,及不善無記事等,即不應坐;為善利益事,則應坐。』

云何坐中修止?

若於坐時,則當了知因於坐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生,是名修止。

云何坐中修觀?

應做是念:『由心所念壘腳安身,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坐。』反觀坐心,不見相貌,當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四、臥者。

於臥時應做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臥?若為不善放逸等事,則不應臥,若為調和四大故臥,則應如師子王臥。』

云何臥中修止?

若於寢息,則當了知因於臥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是名修止。

云何臥中修觀?

應做是念:『由於勞乏,即便昏闇,放縱六情,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臥心,不見相貌,當知臥者、及臥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五、作者。

若作時應做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如此作?若為不善無記等事,即不應作;若為善利益事,即應作。』

云何名作中修止?

若於作時,即當了知因於作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是名修止。

云何名作時修觀?

應作是念:『由心運於身手造作諸事,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作。』反觀作心,不見相貌,當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六、語者。

若於語時,應做是念:『我今為何事欲語?若隨諸煩惱,為論說不善無記等事而語,即不應語;若為善利益事,即應語。』

云何名語中修止?

若於語時,即知因此語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語心、及語中一切煩惱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是名修止。

云何語中修觀?

應做是念:『由心覺觀鼓動氣息,衝於咽喉唇舌齒顎,故出音聲語言,因此語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語。』反觀語心,不見相貌,當知語者、及語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如上六義修習止觀,隨時相應用之,一一皆有前五番修止觀意,如上所說。次六根門中修止觀者:

一眼見色時修止者。隨見色時,如水中月,無有定實,若見順情之色,不起貪愛;若見違情之色,不起瞋惱;若見非違非順之色,不起無明及諸亂想,是名修止。 云何名眼見色時修觀?應作是念:隨有所見,即相空寂。所以者何?於彼根塵空明之中,各無所見,亦無分別,和合因緣,出生眼識,次生意識,即能分別種種諸色,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念色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見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二耳聞聲時修止者。隨所聞聲,即知聲如響相,若聞順情之聲,不起愛心;違情之聲,不起瞋心;非違非順之聲,不起分別心,是名修止。云何聞聲中修觀?應作是念:隨所聞聲,空無所有,但從根塵和合,生於耳識,次意識生,強起分別,因此即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故名聞聲。反觀聞聲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聞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為觀。

三鼻嗅香時修止者。隨所聞香,即知如燄不實,若聞順情之香,不起著心,違情之臭,不起瞋心;非違非順之香,不生亂念,是名修止。云何名聞香中修觀?應作是念:我今聞香,虛誑無實。所以者何?根塵合故,而生鼻識,次生意識,強取香相,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故名聞香。反觀聞香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聞香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四舌受味時修止者。隨所受味,即知如於夢幻中得味,若得順情美味,不起貪著,違情惡味,不起瞋心,非違非順之味,不起分別意想,是名修止。云何名舌受味時修觀?應作是念:今所受味,實不可得。所以者何?內外六味,性無分別,因內舌根和合,則舌識生,次生意識,強取味相,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反觀緣味之識,不見相貌,當知受味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五身受觸時修止者。隨所覺觸,即知如影,幻化不實,若受順情樂觸,不起貪著;若受違情苦觸,不起瞋惱;受非違非順之觸,不起憶想分別,是名修止。云何身受觸時修觀?應作是念:輕重冷煖澀滑等法,名之為觸;頭等六分,名之為身。觸性虛假,身亦不實。和合因緣,即生身識。次生意識,憶想分別苦樂等相,故名受觸。反觀緣觸之心,不見相貌,當知受觸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六意知法中修止觀相,如初坐中已明訖。自上依六根修止觀相,隨所意用而用之,一一具上五番之意,是中已廣分別,今不重辨。行者若能於行住坐臥見聞覺知等一切處中修止觀者,當知是人真修摩訶衍道。如大品經云:佛告須菩提,若菩薩行時知行,坐時知坐,乃至服僧伽梨,視眴一心,出入禪定,當知是人名菩薩摩訶薩。

復次,若人能如是一切處中修行大乘,是人則於世間最勝最上無與等者。釋論偈中說:

閑坐林樹間 寂然滅諸惡 澹泊得一心 斯樂非天樂

人求世間利 名衣好床褥 斯樂非安隱 求利無厭足

衲衣在空閑 動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明 觀諸法實相

種種諸法中 皆以等觀入 解慧心寂然 三界無倫匹

在〈小止觀 – 整理彩版原文(2)〉中有 2 則留言

發表迴響